东莞不锈钢标牌虽然耐腐蚀性优异,但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仍可能被腐蚀或损伤表面,影响美观和使用寿命。以下是需避免的主要化学腐蚀类型及防护建议:

一、强酸 / 强碱性物质
1. 常见腐蚀源
强酸:盐酸、硫酸、硝酸、氢氟酸(如洁厕灵、瓷砖清洁剂、某些工业除锈剂)。
强碱:氢氧化钠(烧碱)、氢氧化钾(如管道疏通剂、碱性洗涤剂)。
腐蚀原理
强酸会直接破坏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(Cr₂O₃),导致金属基体裸露并发生氧化反应;强碱虽腐蚀性较弱,但长期接触可能引发应力腐蚀开裂(尤其对 304 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下)。
典型场景
工业环境中接触化工原料(如电镀车间、实验室)。
日常清洁误用强酸清洁剂(如用洁厕灵擦拭标牌)。
防护建议
禁止接触:避免标牌直接接触强酸 / 强碱溶液,若不慎接触需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用软布擦干。
环境隔离:在化工区域使用316 不锈钢标牌(含钼元素,抗腐蚀更强),或增加透明防护罩(如亚克力板)隔离化学品。
二、氯化物(含氯离子物质)
1. 常见腐蚀源
盐雾 / 海水:沿海地区、冬季撒盐除冰的道路周边。
含氯清洁剂:84 消毒液、漂白水、部分消毒湿巾(含次氯酸钠)。
汗液 / 污水:人体汗液中的盐分、工业废水中的氯离子。
腐蚀原理
氯离子(Cl⁻)会穿透钝化膜,形成点蚀坑,进而引发缝隙腐蚀或晶间腐蚀。尤其在潮湿环境中(如户外淋雨、浴室),腐蚀速度加快。
典型场景
沿海城市的户外标牌长期受盐雾侵蚀。
医院、学校等场所用含氯消毒液清洁标牌。
防护建议
材质升级:沿海或高湿度环境优先选用316 不锈钢,其耐氯离子腐蚀能力比 304 高 3-5 倍。
定期清洁:用清水冲洗去除表面盐分和污渍,避免氯离子残留;禁止使用含氯清洁剂,可改用酒精或中性清洁剂(如洗洁精水)。
三、酸式盐与酸性气体
1. 常见腐蚀源
酸式盐:硫酸氢钠、硝酸铵(用于农业或工业的酸性肥料 / 添加剂)。
酸性气体:二氧化硫(SO₂)、硫化氢(H₂S)、氯气(Cl₂)(来自工业废气、燃烧烟雾等)。
腐蚀原理
酸式盐溶解后呈酸性,与不锈钢表面接触时会引发电化学腐蚀;酸性气体在潮湿环境中与水结合形成酸雨或腐蚀性液体(如亚硫酸、氢硫酸),侵蚀钝化膜。
典型场景
工业区附近的标牌(如化工厂、燃煤电厂周边)。
长期暴露于酸雨频繁地区的户外标牌。
防护建议
表面处理强化:对标牌进行电镀(如镀镍、镀铬)或喷涂耐酸涂料(如环氧树脂),形成额外防护层。
定期检查:每季度用软布擦拭表面,清除酸性附着物;若发现锈斑,需用不锈钢专用抛光膏去除并重新钝化处理。
四、其他易忽视的腐蚀物质
1. 有机溶剂
类型:丙酮、酒精(高浓度)、油漆稀释剂、汽油等。
风险:虽不直接腐蚀金属,但会溶解表面的电镀层或烤漆层,导致底层不锈钢失去保护,间接引发腐蚀。
防护:清洁时使用无水乙醇或专用金属清洁剂,避免长时间接触有机溶剂;若需喷涂油漆,需先测试兼容性。
2. 金属盐溶液
类型:铜盐(如硫酸铜)、铁盐(如氯化铁)溶液。
腐蚀原理:与不锈钢接触时发生电偶腐蚀(活泼金属与不活泼金属接触形成原电池),加速不锈钢氧化。
场景:五金加工车间、实验室操作台附近的标牌。
防护:避免标牌与铜、铁等金属直接接触,若接触需用绝缘材料(如橡胶垫)隔离。